业内要闻
中西部缝机市场 迎来新机遇
(发布时间:2008-06-16 10:55:43)

    “这里人傻,钱多,快来!”这句西部牛仔似的的玩笑话,现在成了缝制设备企业们对中西部市场的憧憬。

随着沿海地区各种成本的上升,很多企业已到了不堪重负的境况,尤其是在国家宏观趋紧、通胀预期越来越明显的大背景下,这种艰难世况被进一步放大。从成本泥沼中拔出来,把产业从沿海地区向成本相对低廉的中西部地区转移,便在众多缝制设备企业老板中达成了共识,而且很可能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缝制设备产业发展的趋势。 
 
市场低迷导致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从来没有哪一年的生意像今年这么难做,缝纫机市场的冬天可能真的要来了!”最近一段时间,业内蔓延着一股悲观的情绪,很多缝制企业的老板向笔者诉苦,往年三月前后一般都是缝纫机行业最旺的时候,大笔的订单都在这个时候签定,生产车间也是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但今年的气氛特别异常,一些小企业几乎处于停产状态,而就是大企业,也压缩了很多开支,宣传费用大幅度删减,甚至连招商活动也把规模给缩小了。
    一位在某专业媒体负责广告销售的主管告诉记者,他年前就和上海某个缝纫机企业谈好了做10万的广告单子,约好过完春节就签协议。但是过完春节后,却迟迟没有等到对方的答复,他通过电话委婉地催了四五次,对方就是不接腔。最后他只好去了趟上海,对方才告诉他广告不打算再投了。问其原因,对方给的答案是,年后的市场行情非常糟糕,总部把所有广告费用暂时都取消了。
    在这种市场艰难的背后,是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紧缩,缝制设备市场的低迷,以及企业成本的大幅度提高。
    首先是缝制设备企业深受其下游服装企业的不景气状况所影响。
    据了解,如今,“劳工荒”已经成为了制约服装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服装作业的强度比较大,从事服装行业的缝纫工一般需要有一定的身体基础,随着年龄的增加,许多熟练的缝纫工在体能上已经达不到服装工厂的劳动强度,许多缝纫工因为年轻时的劳动强度过重,容易得职业病,从而缩短了自己的劳动力寿命,不少工人都不愿意从事缝纫工作。
    此外,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缺工严重等现象使得许多以加工生产为主的中小型服装厂家不堪重负,濒临倒闭。这些,都对缝制设备企业的经营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据宝石公司广东佛山市场负责人陈天兵介绍:“近期,许多只有几十名缝纫工规模的服装厂常常因为招不到工人而停产,这对客户主要以小型服装企业为主的缝制设备企业来说,几乎是个致命的打击。”
    其次,成本上升不仅是对服装企业,缝制设备企业也同样面临着这个难题。尤其是今年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很多企业的员工工资成本几乎都上升了20%左右,而通胀局势的明朗化,也导致了各种原材料成本、办公成本的上升。因此,可以说,现在的缝制设备企业正处于内外交困中。
    一系列的利空,使缝制设备企业开始寻求新的发展空间。随着服装产业往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更低的中西部转移趋势的形成,缝制设备产业也开始出现这种苗头。 
 
中西部省份承接服装业转移 
 
    据了解,具有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的安徽、江西、成都等中西部省份抓住发展契机,全方位承接东部沿海及发达省市纺织服装产业的转移,主动参与国内外大企业的配套分工与协作,营造良好的纺织服装业发展环境,切实制定有利于纺织服装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便利投资服务措施,充分发挥加工能力大、熟练工人多、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的比较优势,努力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来投资建厂,以形成纺织工业新增长点,进一步做大纺织服装经济总量。
    以江西省上饶市为例,江西上饶市委、市政府已把针织服装业作为市里的重点产业,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利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带来的资金、技术吸纳散落在外省的本土服装业人才,积极发展服装业。在土地、劳动力等方面提供优惠措施。上饶市约有70万劳工输出,其中有40万左右从事与服装行业相关的工作。劳动力方面,上饶市政府大力培训缝纫工,并把合格的缝纫工推荐到服装企业工作。
中西部省份的这系列优惠政策与内在优势,使得中西部服装业发展迅猛。在中国服装协会发布的《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报告2005-2006》中,相关数据显示,该年度河南省服装产量同期增长51.37%,江西省达到32.63%,安徽省也有21.52%的增幅。在2006年,江西服装行业投资同比增长92.19%,成为第五大投资省。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资料显示,2006年,江西省服装生产5.3亿件,同期增长20.8%,安徽省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产量与同期相比增长23.6%。同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06年发布的《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把“推进纺织工业梯度转移”作为未来五年的重要举措。《发展纲要》中提出,将积极推进纺织工业梯度转移,促进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产业链衔接。另外,国家对中西部崛起的关注,以及针对纺织工业制定的政策,将给中西部地区纺织工业发展带来契机。据了解,中西部诸省市都将发展纺织工业列入本省“十一五”期间的产业发展战略当中。
    那么,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发展背景有什么样的不同? 
    第一,现在的市场环境已经由非品牌化进入到一个品牌化的市场环境,再想像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那样抄袭,将付出很高的风险成本。 
    第二,中部地区的崛起以及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恰逢服装的需求从国际化需求为主转到以国内需求为主。以出口为主的高增长时期虽然不会再存在,但是,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以后迸发出的国内消费热情将成为服装产业继续高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第三,东部地区经历几年高速发展之后,孕育出大量的人才、技术,当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时候,这些条件也恰如其分地提供给了中部。 
因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中西部可能正面临着比东部发展机遇还要好的基础条件。 
 
中西部缝机市场尚待成熟 
 
    中西部服装业的发展引起了缝制机械行业的极大关注,纷纷加大了在中西部省份的市场开发力度,有些缝制设备制造企业把中西部市场提高到战略意义的高度,以求在中西部市场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当地的一些地方性展会,诸如“南昌多国缝制设备展览会”、“中国中部(安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等展会也开始聚集人气,吸引了国内外诸多缝制设备制造商参加。
    标准、宝石、中捷、杰克等品牌先后均在中西部省份举办新品推广会,加大在当地的品牌推广力度,飞跃集团也加大与中西部省份的接触,董事长邱继宝还受聘为合肥市政府顾问,为建立合作双赢关系达成了广泛共识。另外,宝石公司还选择在服装业发展强劲的江西省拉开了“2007服务年”的序幕,先后在中西部省份成立销售服务中心,并大力推行“服务营销”。
    某著名行业企业的副总所说,中西部服装业的崛起是缝制机械行业发展的一次机遇,但是短期内实现销售量的突破不太可能,缝制机械行业随着中西部服装业的崛起而腾飞尚需时日。同时他也认为,本来具有绝对劳动力优势的中西部同样也面临着技工荒的危机。
    2006年,江西省“就业和再就业春季招聘洽谈大会”在全省共设会场137个,提供就业岗位72万个,但达成用工意向的仅有20.1万人次。有关专家均表示,这实际上表明中西部省份同样也面临着缝纫工紧缺的现象。安徽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杨万总在今年年初也表示,2007年安徽迎来沿海地区服装企业产业转移大潮,服装人力资源已成为争夺焦点。
    同时,许多前往中西部省份投资建厂的沿海服装企业,只是把生产车间搬往新厂房,把相应的设备也转移到中西部,使用的仍是从东部沿海的原厂房运来的机器。即使扩大再生产需要添置新设备,首先考虑的也是曾经合作过的设备代理商。
“服装生产厂家不管选择在哪个区域购买机器设备,对缝制设备生产厂家来说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由于购买地与设备使用所在地不在同一地区,使得售后服务的及时性得不到保障。”
    该公司的领导表示,“对于我们公司而言,现在重要的是在中西部省份建立并完善销售网络,在当地培养和发展一批有潜质的优秀经销商,提高产品质量,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从而提升我们品牌在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广东省缝制设备商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6059036号-1

电话:020-87358608 020-87358626 020-87358627  传真:020-87358609  邮箱:gdsewing@163.com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五羊新城寺右南路广日大厦801室  邮编:510600中国缝制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