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产业升级不能使用“休克疗法”
(发布时间:2008-08-13 13:46:59)

    时值盛夏,酷暑难耐,但长三角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却正在经历着“寒冬”。随着成本的上升和宏观调控政策的收紧,该地的中小企业生存危机显现。仅温州一地就有近6万家企业陷入停产或倒闭困境。温州烟具协会下属约600家会员企业中,因经营亏损“突然死亡”者竟高达六成以上。缝纫机生产基地台州的企业也出现大面积亏损,著名缝纫机生产商飞跃集团因资金链断裂而申请破产。

    
    当前江浙等省中小企业的倒闭风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危局也引起了决策层的高度关注,四位中央领导在短短六天之内分赴五个省份进行经济考察和调研。面对困局,坊间有人士表示,中小企业的大量倒闭正好提供了产业升级的契机,应该让市场之手充分地发挥作用,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完成当地的产业升级和转型。但笔者以为,产业升级应该走渐进式道路,而不能采用“休克疗法”,不论这种疗法是主动选择还是被逼无奈;当升级之路尚未走完而生存危机已经凸显时,政府有义务用宏观调控之手为中小企业扶危解困。
 
    尽快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当前面临的一场战略任务,有些地方甚至到了天天讲,月月讲的地步,恨不得当地工厂一夜之间全部不再冒烟排污,高科技企业遍地开花。然而转型不是几天、几个月的事。大量的企业仍然在依靠着低成本优势生存,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劳动力、土地、环境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支撑了我国过去二三十年的高速增长。虽然政府一再强调转型,但不少企业已经形成对过去经验的路径依赖。当“寒潮”袭来时,大量企业没有准备好“冬衣”也在预料之中,华为那样的先知先觉者毕竟是少数。
      
    此次大量企业陷入困局,与多个因素有关。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形势恶化,宏观调控使得银根紧缩,通货膨胀苗头显现以及《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让各种成本上升等等,“寒冬”来得如此快速而迅猛,可能很多企业事先都没有想到。面对陷入泥潭的企业,政府当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好宏观调控。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早就该死,但大量本本分分的依赖低成本优势生存的企业,因为一时没有适应宏观政策上的调整而任其死掉显然还为时过早。毕竟这类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的主体,是出口创汇的主体,也是财政收入的主力之一,政府应该想办法帮助他们挺过这一波危机。
 
    相信这场“寒冬”的到来,会让众多民企老板们认识到“不转型死路一条”不再只是一句口号,从而真正把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当回事。而对于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来说,应当通过调控举措,改变民营企业面临的政策壁垒,切实采取措施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政策和准入限制等,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转型创造条件。唯有如此,才能支撑起经济的良性发展。
 
 
 
 
 
 
 

广东省缝制设备商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6059036号-1

电话:020-87358608 020-87358626 020-87358627  传真:020-87358609  邮箱:gdsewing@163.com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五羊新城寺右南路广日大厦801室  邮编:510600中国缝制城